1、主要内容 基于日常新闻阅读衍生的想法。 力求不只表达立场、不顾虑公开曝光而曲意逢迎,展示客观的思考过程和分析角度。 每周3篇。 2、你将无法获得什么? (1)无法获得人脉。 这将是个纯粹的专栏,与订阅杂志一样,只是将“媒体替读者支付稿费”变成了“读者共同分担稿费”。 (2)没有立场满足。 如果你是为了呼应立场,玩支持还是反对的游戏,那么这里可能会让你失望。 (3)没有人生经验说明。 我们都是自我认知的囚徒,不要寻求强行理解与替代。 3、为什么选择订阅? 避免写作变成软文生意,彼此多为纯洁付出点代价。
(续)读《时间游戏》的一点感悟
上一篇提到了周洛华的《时间游戏》。
最近工作较多,有限的阅读还是留给了这本书。比较简单、易读,又在部分细节经常有那么一些启发。
周洛华的视角,如果你熟读金融、社会学、人类......
尝试痛苦的格式化系统
2023年初,当拜登出现在乌克兰街头时,正好耳机里听到了“Wind of Change”。
1989年,蝎子乐队在莫斯科红场演出散场后,走到了街头,高尔基公园的年轻人裹紧棉衣鱼贯而过......
面试偶得
早上面试一个某互联网平台的同学。聊起行业里一些产品竞争的情况,意外有一些新收获。
在城市货运的赛道里,货拉拉的市场份额始终保持在了70%左右,而剩余的30%,被运满满、快狗打车及其他......
在南京谈了谈市民与艺术
到南京出差,顺道拜访了大学老师。多年前,他在南京郊区购置了一套小院子,躲进小楼成一统。
上次拜访还是7年前。照片里,我穿着新买的风衣,下摆很长,并不合体,但很合乎那时的骄躁。为了某个......
被大模型“诈骗”
DeepSeek的普及比想象中更快一些。作为标准意义上的舆情工作者,日常的工作场景之一,是从形形色色的渠道里看资讯。
大约五六年前,你明显能从各类资讯渠道里感受到“做号党”笔耕不辍的......
关于原研药和医疗体系的一些insights
昨晚抽空见了少年时的一个兄长。大约有20年没见了,一直只知道现在成了上海某著名三甲医院的权威专家。
趁着来北京开会,约了见面聊一聊。
或许因为年少时某种信任仍在(他的母亲......
三次短线操作的备忘录
去年全面股灾时痛定思痛,给自己定了个原则,决定“不拿一年的股票决定不买”。
半年后,股市在面前反复横跳,终于击穿了我冰清玉洁的心理底线。一个邪恶念头逐渐冒了出来:
既然我......
Some information on social issues
年后见了一些某部门的朋友。照例,在见这些朋友时,我喜欢问一个标准问题:
你怎么看待未来五年的中国发展情况?
有些答案很好玩。
某个财经作家告诉我:我们现在还在......
带父母远行
起因是不想春节回家。完全自私的理由。
父母之外,故乡无甚值得牵挂的人。早些年还有几个老朋友询问何时回家,疫情三年后,只剩下一个朋友了,还会每年如约打来电话。
从18岁离开......
电子书阅读渠道的若干Tips
我应该是率先拥抱电子书的一批人。
亚马逊最早出的kindle第一个版本我就购买了,此后,出门的必备物件里,kindle的重要性仅次于手机(第三是我的耳机)。
纸质阅读体验......